学院公告
首页> 学院公告> 正文
戴志中教授学术报告会成功举行

点击量:1770 日期:2009/05/15 作者:本站原创 编辑:

2009年5月12日晚上八点,重庆大学戴志中教授在1609为我院师生带来了一场关于“城市空间”的主题学术报告会。院长沈中伟教授主持了报告会。戴教授通过“城市空间”这一线索将近年的作品串联在一起,与听众一同分享了他的感受。
“空间就是产品,城市空间是人类最高需求”
    初学建筑,同学们就知道了建筑的本质是空间,对于空间的研究和理论也多不胜数。戴教授向同学们介绍了“空间生产理论”,所谓空间生产就是将空间作为产品生产,设计者就是生产者。既然空间是有意图和目的地被生产出来的,根据A.H.Maslow的“需求层次理论”,人有不同层次的需求,需求产生价值,随着需求层次的提高,对空间的要求也不断提高,而城市空间正是人类的最高需求。因此,提升城市空间价值是很有必要的。然而,现在国内的建筑教育的情况是:在设计过程中,往往只注意红线范围之内而忽略了城市空间。
提升城市空间价值的途径
    1986年戴教授前往美国考察,在阿拉巴马州的一个衰败废旧的城市中,注意到了提升城市空间价值的重要性。历经这么多年,具体怎样才能提升城市空间价值,他总结出了五条途径:第一、通过充分发掘城市空间潜力,例如利用地形坡度,制造地上空间和地下空间;第二、通过改善城市空间环境质量,所谓空间环境质量,包括积极和消极两方面,建筑创作就是应该多营造人们都乐意去的、社会活动多的积极空间;第三、通过优化城市空间特殊属性;第四、通过赋予城市空间特定意义;第五、通过重组整治城市空间秩序。
在实例中的感受与体味
    戴教授同同学们分享了一些他之前的作品,用来说明建筑创作是怎样在实际中提升城市空间价值的,其中令记者印象最深的是石桥铺殡仪馆以及江北城基督教堂。
    殡仪馆在建筑中是一个很特殊的群体。或许有很多人都不愿谈及、极力避讳它,但在戴教授的眼中,它是一个很稀缺的资源,如果能在这样一个领域中取得成功就一定能出彩了。戴教授的这一设计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数个大小不一的守灵堂:其外形宛如田间楚楚的小白花,每朵小白花都有几层花瓣以满足人们对守灵堂的不同大小的需要,流线与功能分区也经过严格设计。戴教授还对同学们说起,曾经一个计算机系的女生看了效果图之后准确地猜出它是个殡仪馆,而确实整个设计显得清幽平和,把建筑提升到了意境的高度。同时,它通过赋予了城市空间的特定意义达到提升城市空间价值的目的。但遗憾的是由于资金问题,该设计目前尚未修建。
江北城基督教堂为政府的一个项目,它的位置、大概效果都已经被框定。经过一番分析之后,戴教授决定采用三角形式的教堂,既不同于传统形式又能满足官方要求。建好后的教堂很受群众的欢迎,总是有一批又一批的人前往那里举办婚礼。而教堂也成为了这一片区域的点睛之笔,也正是前面所提到的通过重组整治城市空间秩序以提升城市空间价值。
场景—情景—环境—意境
    最后,戴教授重新总结了提升城市空间价值的五种途径,并指出建筑创作的四个层次:场景—情景—环境—意境。他说:“同学们要确保场景和情景,力争环境和意境!”。

    一个多小时的讲座结束之后,同学们踊跃向戴教授提问,问题涉及地下铁中的设计及空间生产等各个方面。此次讲座加深了学们对城市空间在设计中所占地位的理解。同学们纷纷表示,要用自己的设计,让城市更加美好。